德國賀斯曼交換機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交換
德國賀斯曼交換機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交換
) 直通式:
直通方式的以太網交換機可以理解為在各端口間是縱橫交叉的線路矩陣電話交換機。它在輸入端口檢測到一個數據包時,檢查該包的包頭,獲取包的目的地址,啟動內部的動態查找表轉換成相應的輸出端口,在輸入與輸出交叉處接通,把數據包直通到相應的端口,實現交換功能。由于不需要存儲,延遲非常小、交換非???,這是它的優點。它的缺點是,因為數據包內容并沒有被以太網交換機保存下來,所以無法檢查所傳送的數據包是否有誤,不能提供錯誤檢測能力。由于沒有緩存,不能將具有不同速率的輸入/輸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丟包。
2) 存儲轉發:
存儲轉發方式是計算機網絡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它把輸入端口的數據包先存儲起來,然后進行CRC(循環冗余碼校驗)檢查,在對錯誤包處理后才取出數據包的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轉換成輸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有效地改善網絡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間的轉換,保持高速端口與低速端口間的協同工作。
3) 碎片隔離:
這是介于前兩者之間的一種解決方案。它檢查數據包的長度是否夠64個字節,如果小于64字節,說明是假包,則丟棄該包;如果大于64字節,則發送該包。這種方式也不提供數據校驗。它的數據處理速度比存儲轉發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德國賀斯曼交換機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交換
“交換機"是一個舶來詞,源自英文“Switch",原意是“開關",我國技術界在引入這個詞匯時,翻譯為“交換"。在英文中,動詞“交換"和名詞“交換機"是同一個詞(注意這里的“交換"特指電信技術中的信號交換,與物品交換不是同一個概念)。
1993年,局域網交換設備出現,1994年,國內掀起了交換網絡技術的熱潮。其實,交換技術是一個具有簡化、低價、高性能和口密集特點的交換產品,體現了橋接技術的復雜交換技術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操作。與橋接器一樣,交換機按每一個包中的MAC地址相對簡單地決策信息轉發。而這種轉發決策一般不考慮包中隱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與橋接器不同的是交換機轉發延遲很小,操作接近單個局域網性能,遠遠超過了普通橋接互聯網絡之間的轉發性能。
交換技術允許共享型和專用型的局域網段進行帶寬調整,以減輕局域網之間信息流通出現的瓶頸問題。現在已有以太網、快速以太網、FDDI和ATM技術的交換產品。
類似傳統的橋接器,交換機提供了許多網絡互聯功能。交換機能經濟地將網絡分成小的沖突網域,為每個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帶寬。協議的透明性使得交換機在軟件配置簡單的情況下直接安裝在多協議網絡中;交換機使用現有的電纜、中繼器、集線器和工作站的網卡,不必作高層的硬件升級;交換機對工作站是透明的,這樣管理開銷低廉,簡化了網絡節點的增加、移動和網絡變化的操作。
德國賀斯曼交換機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交換
作為局域網的主要連接設備,以太網交換機成為應用普及最快的網絡設備之一。隨著交換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太網交換機的價格急劇下降,交換到桌面已是大勢所趨。
如果你的以太網絡上擁有大量的用戶、繁忙的應用程序和各式各樣的服務器,而且你還未對網絡結構做出任何調整,那么整個網絡的性能可能會非常低。解決方法之一是在以太網上添加一個10/100Mbps的交換機,它不僅可以處理10Mbps的常規以太網數據流,而且還可以支持100Mbps的快速以太網連接。
如果網絡的利用率超過了40%,并且碰撞率大于10%,交換機可以幫你解決一點問題。帶有100Mbps快速以太網和10Mbps以太網端口的交換機可以全雙工方式運行,可以建立起專用的20Mbps到200Mbps連接。
不僅不同網絡環境下交換機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同一網絡環境下添加新的交換機和增加現有交換機的交換端口對網絡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充分了解和掌握網絡的流量模式是能否發揮交換機作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使用交換機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和過濾網絡中的數據流量,所以如果網絡中的某臺交換機由于安裝位置設置不當,幾乎需要轉發接收到的所有數據包的話,交換機就無法發揮其優化網絡性能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數據的傳輸速度,增加了網絡延遲。
除安裝位置之外,如果在那些負載較小,信息量較低的網絡中也盲目添加交換機的話,同樣也可能起到負面影響。受數據包的處理時間、交換機的緩沖區大小以及需要重新生成新數據包等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簡單的HUB要比交換機更為理想。因此,我們不能一概認為交換機就比HUB有優勢,尤其當用戶的網絡并不擁擠,尚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間時,使用HUB更能夠充分利用網絡的現有資源。